贾跃亭又要回来了;
为黄冈捏把汗;
贾跃亭不是李斌,黄冈难成合肥……
就在农历春节前几天,Faraday Future(法拉第未来)突然官宣,FF计划将其未来的中国总部迁至黄冈市。
消息一出,网络上对二者的联手,充满疑问。
今天上午,一则“法拉第未来已经将最新准量产车运送到中国进行本地测试和验证”的消息,似乎加快了合作的步伐。
图片来源:法拉第未来官博
虽然不清楚法拉第未来是否能真的落地,但对黄冈来说,这确实是一个“赶风口”的机会。
“烫手的山芋”,为什么黄冈敢接
事实上,黄冈不是第一次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力。
早在2018年,黄冈市就引进了威马电动汽车。
但就目前数据来看,威马汽车销量欠佳,企业受困于现金流,而位于黄冈的工厂基本处于停工状态。
这次引入FF,可以说是黄冈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又一次尝试。
相较于一些不知名、刚刚起步、缺乏资金的新能源车企,具有高关注度的FF,可以说是黄冈目前比较好的选择。
且不论此次合作成功与否,黄冈已经获得了一批新能源汽车与相关企业的关注。
这样的宣传方式,比地方拿着大喇叭“吆喝”,当地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与布局规划的方式,效率高多了。
这样看来,目前黄冈是赚的!
再说回新能源汽车产业,合肥-蔚来、上海-特斯拉的成功案例,让各个地方异常“眼红”,都想成为下一个以“地方政府+终端品牌”抓住产业风口的城市,让经济更上一层楼。
然而,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已初步形成,头部企业十个手指头都能数清,其他地方想要突破困局打开市场,难度可想而知。
从招商的角度来看,合肥和蔚来、上海和特斯拉有一个共同点可参考——对赌。
投资高的项目,收益高,但风险也很高。尤其是新能源汽车项目,不是大获全胜,就是损失惨重。
对赌合作的方式,对企业未来发展的要求更高,不少缺乏实力的企业,在看到对赌协议时,就打起了退堂鼓,从而在前期淘汰没实力、只想要补贴的项目。
而企业,在对赌的过程中,能争取到更多的资源优惠,同时赋予一定的发展驱动力。
目前,FF与黄冈的合作,暂时停留在不具约束力的合作框架协议阶段。
如果双方的合作能够继续深入,对赌招商不失为一种可以借鉴的方式。
新能源车,能在黄冈跑起来吗
其实,不论对任何地方、企业来说,想要做好一个新能源汽车的项目都很难。
大家所熟知的新能源汽车品牌,比亚迪、“蔚小理”、埃安、哪吒等,能说出来十个,算了解新能源汽车行业的人了。
然而,云度、凯翼、易咖、新吉奥、速达、天际、德瑞博……
这些品牌,尽管是10年的老司机,在街上都不一定见过它们。
车企陆续“扑街”,地方政府为了发展新能源,提供的上百亩土地、厂房,建造的汽车产业基地,投资的产业发展基金,也付之东流终成空。
总结一下可以发现,大多数失败的发展案例,都有共同点。
是不是黄冈将这些问题解决了,也许能成就一段产业转型升级的“佳话”?
首先,资金的问题要解决。
我们将时间拉回到2021年11月,有新闻曝出当时的FF全球合伙人与多位高管,曾到访长江基金管理公司。
简单介绍一下背景:
长江基金是在2015年12月30日由湖北省委、省政府发起的大型国有产业基金。总规模约2000亿元,是国内单体规模最大的产业基金。
这笔基金最大的目标,是扶持湖北省工业产业升级。武汉的产业升级已经初具规模,更多的支持就可以给到黄冈。
其次,便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都不可或缺的人才支持。
黄冈是典型的农业大市,缺乏实力强劲的高校输出人才,似乎并不是新能源车产业生根发芽的最佳“沃土”。
黄冈提供不了的,武汉可以。
如果黄冈通过人才飞地、科创飞地等模式,将武汉的人才输送到本地,便有可能解产业发展的“燃眉之急”。
除了资金和人才,对新能源整车制造企业生产最重要的是产业集群。
数据显示,黄冈市共有汽车供应链企业107家,仅有2家注册资本5亿之上,论产业基础与集群实力,肯定不及合肥、常州等城市,
好在黄冈有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底子,威马汽车没有在黄冈做强做大,但有一定的整车制造闲置资产。
法拉第未来一直声称拥有“前沿领先的造车技术”,而黄冈正好具备FF没有的造车工厂与产能,两者结合,说不定能让闲置资产起死回生。
产业发展的困难是在所难免的,但如果正视问题,想尽一些办法解决,黄冈新能源车产业也不是没有快速崛起的可能。
如何入局,这座城市给出答案
当前,新能源汽车产业头部企业梯队已经形成,并且具有较高知名度的新品牌,比如小米汽车等,持续不断涌入市场。
加码的地方与企业越来越多,然而,2023年1月,新能源汽车产业却没有迎来“开门红”。
几乎所有公布销量的车企,都出现断崖式的下滑,腰斩50%的比比皆是,零跑汽车甚至出现了“脚踝斩”,大跌87%。
特斯拉降价带来的冲击,新能源国补政策退出造成的失血,都可能对1月的形势造成了影响。
但影响终究是暂时的,长远来看,产业的发展趋势必然是:
被市场认可的,就能挺过来;那些在失去政策加持下,就失去光环的,迟早会被淘汰。
在产业发展的攻坚时期,常州打造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思路,可以被更多地方借鉴。
官方数据显示,2022年常州新能源领域产值突破5000亿元,其中,动力电池,新能源汽车、光伏三大产业同比增长96.5%。
常州是如何“闷声干大事”的?
别人都在铆足劲试图发展新能源整车时,常州在锂电池产业稳扎稳打向前走。
如今,所有整车制造企业都在喊着“给电池厂打工”时,常州已经凭借强大的电池配套能力,吸引四家龙头整车企业落地。
从产业链上关键环节的单点突破,到全产业链的完善落地,常州仅用了六、七年的时间。
城市的产业发展,入局是否一鸣惊人不重要,经过时间沉淀后,能坚守、能有成绩才是关键。
写在最后
覆巢之下无完卵,产业升级与倾覆的机会,大概只有十几年,每座城市都在拼。如果不拼,只有错失、落后。
黄冈不是在“孤军奋战”,还有不少同它一样的三四线城市,都想抓住产业发展的风口。
城市发展需要时间去证明,但拼经济的同时,也别忘了稳扎稳打,小步快跑。
来源:招商网络
长三角:传来全军突击招商的撞钟声
2023-02-09谷川联行与娄底高新区达成委托招商
2023-02-09上海心城谷川智能制造产业社区火爆招商中
2023-02-09谷川联行20亿元项目摘地落户佛山
2023-02-06携手谷川联行,信阳新县将迎来“逆生长”
2023-02-03缩小差距!江苏发出最强招商召集令
2023-02-039天落户!精准招商刷新“谷川速度”
2023-02-033.5亿元锂离子电池生产项目落户巴中
2023-01-31盯着沈腾的《坑》,看不懂2023春晚
2023-01-31